会议口译需要注意的事项(一)

作者:秩名 2014-05-26 16:21

会议口译需要注意的事项......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迎来了融入全球化的新时代,各行各业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广泛。优秀的会议口译员在其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前,许多大专院校都已为外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口译课。口译培训也在外语培训市场上办得如火如荼。许多接受过口译培训的人员,虽然具备良好的双语语言能力,却没有机会从事会议口译工作,只能纸上谈兵。部分译员从事过一些会议口译工作,但由于这样的机会也不多,刚开始做时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会议口译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值得探讨。
  一、会议口译的种类
  口译方式主要分为交替传译同声传译两大类。这两大类都惯用于各种会议中
  交替传译又称接续口译或即席口译(consecutivein- terpretation),简称交传,指的是译员等讲话人用原语 (sourcelanguage)讲完一部分或全部讲完以后,再用译语把讲话人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口头的形式,重新表述给听众的一种翻译实践。这种会议口译形式多用于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外事会见、商务谈判及培训研讨会等,如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国家领导接见外宾的会议使用的都是交替传译。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指的是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与讲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出来的一种翻译实践。同声传译一般用于国际会议,译员通常坐在同传箱(booth)内,通过耳机,听到说话人的发言(sourcelanguage)后马上口译成另外一种语言,通过话筒,把目标语(targetlanguage)传送出去,听众使用耳机接收译员的译语。 此外,还有两种不太常见的同传形式,即耳语传译和视译。耳语传译(whisperinginterpretation),指当绝大部分听众和发言人使用的都是同样的语言,只有少数听众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时,口译员只需在这些听众身边轻声把会议内容同步传译给他们听就可以了。笔者曾参加过一次研讨会,在100名与会代表中,除了4名外方专家外,其余全是中方代表,在场项目翻译人员共计15名。因此,会议在外方专家做大会发言时采用了交替传译。中方人员发言时,在场翻译们为外方专家进行耳语传译。
  视译(sightinterpretation),指译员在事先得到讲稿的情况下,对照着书面讲稿,边看边同步翻译。发言人实际上很少完全照稿宣读,译员通常仍以听为主,边听边参照讲稿,随时按听到的内容调整翻译。
  二、会议口译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为一名会议口译员,只有过硬的双语语言能力和口译技能还远远不够。从事会议口译工作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怎样才能做好会议口译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聆听和观察其他译员从事会议口译以及自己在一些会议中做交传和耳语传译的经历,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做好会议口译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口译是一种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的意义转述活动,具有现场性、及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会议口译前期准备非常重要,应该努力做到有备无患。其中包括做好术语准备、主题知识准备、了解源语发言人和目的语听众、备好口译用具、熟悉会议口译场地和设备、心理和生理准备等。
  口译员应在会前认真收集和整理口译将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以及主题知识。比如嘉宾的名字、头衔、专长,单位名称和缩写。如“AusAID”是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AustralianAgency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的英文简称。同时,该机构的汉译名称也有简称,即“澳发署”。如果译员会前不曾听说该机构的汉、英名称及其简称,又没做好术语准备,仅凭“AusAID”和“澳发署”很难猜出它究竟是个什么机构,这样就会影响口译质量。对会议主题是关于生态旅游还是教育合作,最近该领域有没有热点问题和发展新动向,会议有没有议程、宣传资料或网站,发言人是什么背景,有没有发言稿等,口译员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备好口译用具、熟悉会议口译场地及设备对译员来讲也不容忽视。许多比较正式的使用交传的会议都会设主席台、发言席和翻译席,并配备麦克风。许多专家都会一边发言,一边操作发言席上的嵌入式电脑或手提电脑的Powerpoint。但翻译席很可能被缺乏经验的会议组织者安排在离发言席很远且背对大屏幕的主席台上,造成口译员既看不到电脑屏幕又看不到大屏幕,从而影响口译质量。如果译员对设备、场地事先有所熟悉,可在会前及时同会议组织者进行沟通,以便使一些不妥安排得到调整。
  口译员同时需要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会议现场口译需要译员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译员应当保持适度的兴奋,而又要避免怯场。译员还要保持机智灵敏,做好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的心理准备。如做交传时,发言人可能一连说上十分钟竟忘了让站在旁边的口译员进行口译,口译员此时应保持镇静,并适时提醒发言人。在做重大译事前,不妨进行“热口运动”———口腔体操。会议口译是对译员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需要译员在口译时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有时一个会议可能持续几小时,一些大型高端国际会议甚至持续几天,一名经验丰富的口译员会在会前保证睡眠、利用会间茶歇或在译员工作交替期间充分休息、在会前和会间保持恰当饮食。口译员通常不能在会议中擅自离开岗位,尤其那些只有一名口译员的会议更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只有做好会议口译的准备工作,才不至于打无准备之战,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译员需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次国际洽谈会上,一名交传译员因病不能继续工作,翻译组只好临时找来另一名交传译员,让其为三十分钟后即将发言的一位IT专家担任交传。临危受命的译员在现场拿到发言稿并同为会议口译工作者也不例外。比如译员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养、遵守外事纪律、时间观念强、严守机密、保持中立、同其他译员分工合作、吃苦耐劳、不喧宾夺主,等等。会议口译工作的特殊性,造就了译员的内部消息知情人的身份,译员通过为重要会议、内部讨论,甚至“1+1”会谈承担口译任务时,掌握了不少内部消息。因此,译员必须严守机密,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开会内容。笔者曾为一宗设备采购招投标工作的有关会议承担口译任务,若在口译过程中有意还是无意将会议情况透露给竞标公司,就不单是违反职业道德的问题,还有可能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