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译时代口译培训公司整理了“翻译经验和技巧:带动物名称的谚语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中的Cat
译句:He is one of the literary fat cats.
错译:他简直是只大肥猫。也许是加菲猫动画片的流行会一些人译出这样的句子来,“大肥猫”是什么形象?其实 fat cat 是很早就有的一个俚语,意思是“有权有势的人”、“大亨”,所以原句的意思是:他是文学界的显赫人物。
英语中关于cat的习语很多,但是比作人时,一般给人的联想都不太好,也许是因为 cat 常和巫婆在一起,迷信认为遇到black cat是不吉利的征兆。说一个人(as) sick as a cat是说该人“病得厉害”,尤其指“恶心想吐”;一个(as) weak as a cat的人“身体非常虚弱”;cat in the pan则是“叛徒”。
英语中常用cat指恶意伤人、包藏祸心的女人,把脾气很坏的老太婆称之为old cat。由cat加上后缀的catty指“爱搬弄是非的人”,而cattish的意思是“狡猾的”。表示反对或嘲笑的嘘声被称为cat call。
英语文化中认为猫有九命(A cat has nine lives),生命力特别强;谚语A cat may look at a king的意思是“地位再低微的人也有自己的权利”。有些习语很形象,如: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类似于汉语的“热锅上的蚂蚁”;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是“露出马脚”。
猫和老鼠的关系几乎所有文化都类似。英语中的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很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之意。动词短语play cat and mouse with someone是像猫抓住老鼠时不马上吃掉,而是捉住又放掉,然后又捉住那样折腾玩弄。至于英语习语中体现的猫和狗的关系也好理解,一般不会和睦相处,live a cat and dog life是“整天吵架不和”。
大家都知道 It rains cats and dogs. 是“大雨倾盆”的意思,但是这一说法的来源至今仍有不同意见, 一说源自古代斯堪的那维亚神话:雨中巫婆骑着猫通过,而雨神乘的是一条狗。 还有一个说法:古代街道排水设施太差,一下大雨,许多猫和狗都被淹死,雨水流走后,街上满是猫和狗的尸体。 第三个说法是该成语来自希腊文的 catadupe,意为“瀑布”,下瓢泼大雨时犹如瀑布,后来慢慢演变成了rain cats and dogs。
母牛的快乐?
译句:He was now as happy as a cow.
解释:按字面意思是“他现在像母牛一样快乐。”的确,这样很“忠实”于原文,但“忠实”得过分,因为汉语中说某人“快乐”从来没有将其比作“母牛”的。中国人看不懂。
在英国人想象中,母牛吃饱了怡然自得,是很满足开心的样子。所以原句只能译为:这时候他快活极了/甭提他有多高兴。
不同民族的人眼中,同一种动物可能会代表不同的特点。比如,在汉语文化中,虎被认为是“百兽之王”,这一角色在英语文化中是由lion担任的,所以“虎口拔牙”往往译为beard the lion(拔狮子的胡须),“狐假虎威”常译为ass in the lion’s skin(披着狮皮的驴)。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动物比喻意义相近但实际上重点不同,如我们认为“猪”既丑又笨又懒,可是英语中认为pig脏而贪但不笨,甚至有as clever as a pig 的说法;也许由于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蝴蝶成了中国文化中美丽爱情的象征,可是英美人眼中的butterfly却是“轻浮”、“不安分于工作”的典型。
没有自行车的鱼
译句: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
解释:没有男人的女人就像没有自行车的鱼。完全忠实于原文,可是却让人一头雾水,怎么也想象不出来“没有自行车的鱼”是什么意思。
首先,各种语言都有约定俗成的表达方法,比如A is like B就是一种比喻说法(这一点原译者看出来了,译成“就像”是对的),有时候可以直译,如:Park to the city is like the lungs to one's body.(城市里的公园就像人体的肺。)有时翻译则需要灵活处理,如:Air to us is like water to fish.照字面直译成“空气对于我们就像水对于鱼”也能看得懂,但不如意译,译为“(正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我们离不开空气”。还有一点要注意:按照汉语习惯,比喻部分放在前面比较好。
其次,不同的语言在进行形象比喻时使用的形象(尤其是动物形象)往往不一样,比如英语里把不同的人比喻成各种鱼,汉语里就没有。
其三,介词常常含有动作的意思,所以without不但可以译成“没有”,在这一句也可以译成“不需要”,理解起来也方便些,即将a fish without a bicycle译为“鱼不需要自行车”。
全句可以译为:(就像)鱼儿不需要/用不着自行车,女人也不(见得)需要/用得着男人。当然再进一步意译为“鱼儿没有自行车活得很自在,女人没有男人也可以活得很滋润/潇洒” 也未尝不可。
当然这类比喻式句子还有别的句型。前面举的关于空气和水的比喻句可以改为下列句型:
1、Air is to us what water is to fish.
2、Air is to us what water is to fish.
3、As water is to fish, so is air to us.
爱屋及乌,还是爱乌及屋
译句:Love me,love my dog.
解释:许多词典和翻译教材都提供这样的译文:爱屋及乌,实在有点误人子弟。英语和汉语有不少说法粗看似乎是“巧合”,实际上具体含义很不一样。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对“Love me,love my dog.”的解释是:If you love someone,you must accept every thing about them,even their faults or weakness.也就是说:“要是你喜欢我,就要喜欢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狗。” Love my dog是love me的条件;而“爱屋及乌”讲的是:“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即“爱一个人爱得很深,连他房屋上的乌鸦也觉得可爱”。显然,“爱乌”是“爱(某个人)”的结果,所以原译完全是本末倒置。
还有一条英语谚语也常被本末倒置地误译:There is no fire without smoke.常被译做:“无风不起浪。”英文原句字面的意思是“没有不冒烟的火”,即“有火必然会有烟”,比喻“(凡事)有利皆有弊”,而不是说“见到smoke总可以追溯到fire”;而中文成语“无风不起浪”说的是人们见到的是“浪”,“风”则是造成“浪”的原因,意思是说“凡事皆事出有因”。英语里另一条谚语“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这也提醒我们要仔细注意词序)与“无风不起浪”倒有点类似,但是使用的情景有限制,往往用以指“谣言往往总是有根据的”,很少用在别的场合。
书写给鸟看?
译句:His new book is strictly for the birds.
解释:其实许多词典都注明for the birds是一个源自美国的成语,主要用于口语,意为“没有意思或价值”,因为birds在英语里常指比自己stupid, weak的人,因此为birds准备的东西被智力正常的人认为是unacceptable。
在不同的上下文里,这一成语可以有不同的译法,如:
1、His article on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for the birds.他那篇关于翻译批评的文章毫无价值。
2、Their opinions on art are for the birds. 他们对于艺术的观点简直荒唐可笑。
3、I've seen the film. It's for the birds.我看过这部电影,无聊透了。
4、Hot dogs? They are for the birds. I'd like to have a beef steak.热狗?才没什么吃头呢。我想来一块牛排。
5、A T-shirt selling for one thousand yuan. The price is too high. It's for the birds. 一件T恤衫要卖一千块钱,太贵了,才不值那么多钱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bird一词在英语中有贬义也有褒义,可以指女孩(dolly bird)、犯人(jail bird)、机灵鬼 ( downy bird)、行家老手(old bird)、怪人(queer bird)、夜猫子(night bird)、早起的人(early bird)等。
“狗”+“怪物”如何译?
译句:It is a monster of a dog.
讲解:英语it用得很多,基本意义是指代事物,但译成“它”不符合汉语习惯,不如译成“这”更好。It's a
desk.译成“这是一张桌子”要比译成“它是一张桌子”自然得多。
从意思上看,原译听上去有点怪,狗怎么会有怪物呢?(如果翻译时照字面直译译文奇怪或不通,应该自问哪里出了问题,多数情况下恐怕是没真正弄懂原文。)即使是某条狗真拥有怪物,那么monster前似乎也该是定冠词the而不是不定冠词a。
其实,这句里的of是特殊的用法,叫“同位修饰”,即of前后的两个成分是“同位语”,前一个是修饰后一个的,所以这句应译成:这是一条恶魔般的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