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相对于其他翻译领域要复杂一点,因为文学翻译要求译者不仅具有较高水准的双语能力,还要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都比较了解。此外译者还需要具备对于所译文学作品及作者文学风格的读解能力、语言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我认知度、身心投入度、生活阅历等等。可以说,文学翻译不仅是一项语言活动,也是一项认知活动(语言、美学、文化),更重要的是异文化间的传递。因而,译者算得上是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异文化信息,乃是译者应尽的义务。
当然,除上述基本素质外,翻译还需要不容忽视的技术层面,即翻译规律和技巧。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与积累中,掌握这些技法,是成为合格译者的重要一环。这就好比一个条件非常好的体育苗子,只有经过艰苦训练,真正掌握动作要领,才能出成绩一样。而日本文学翻译也不例外,日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具有句子成分不固定、主语常常隐身、修饰语长、不规范表现较多等特点,翻译起来难度较大。和其他语言一样,除了熟练运用加、减、拆、换、反等基本功外,日语翻译界同样长期存在着如下的本质争议:即在翻译过程中,是偏重于源语结构的表现或原作的传达(即直译、异化翻译),还是偏重于读者的期待或译入语文化的需要(即意译、归化翻译)的问题。
在国内外翻译界,自上个世纪中叶至今,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逐渐受到了人们重视,译者逐渐由“隐身”走到了前台。但无论隐身与否,译者的角色都非常微妙,因为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作者,还有广大的读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因译者的审美取向、价值理念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面所述的倾向问题。
译者既然是跨文化中介人,恐怕过分偏颇一方无助于翻译质量的提升。说到底,世间万物皆相生相成,翻译亦不例外,不可绝对化,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方为翻译之道。因此,越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兼顾二者(即直译和意译)的译品,似应越符合时代的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兼顾二者呢?衡量译本水准高低的重要尺度,不外乎四个字,即“达意”和“传神”。不知这四个字能否超越异化归化的争议。“达意”即“如实传达原意”,避免误译、漏译、死译等,属于表层的翻译要求。“传神”即“再现原作神韵”,追求语言符号的深层次对应。“达意”已不易,“传神”则更难。“达意”是基础,“传神”是目标。
日本文学翻译史上的大家,如鲁迅、周作人、钱稻孙、丰子恺、刘振赢、叶渭渠等先生都为此探索付出了巨大努力,为后辈树立了楷模。看他们的翻译,很难说有什么倾向性。即便就二者孰优孰劣进行争论,也不外乎是为了更好地“达意”和“传神”而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