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的差异,一味追求直译,就会进入误区,造成误译。直译之所以有误区,一方面是因为有时两种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句子的表层结构及深层意义不统一;另一方面,不同的中外文化历史背景,造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明确了直译的误区,就可以在翻译中避免一些错误,在无法直译的时候采用意译的方法。
一、否定句型中的直译误区
在英语的否定句型中,有一些句子不能完全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否则,就会造成误译,甚至与源语的含义背道而驰,译者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种否定句型。
(一)部分否定句型
下列句型不同于汉语的思维模式,很容易误译。
<译例1> 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
误译:对他们我都不认识。
改译:对他们,我不是个个都认识。
<译例> All the answers are not right.
误译:所有答案都不对。
改译:答案并非全对。
<译例3> Everybody wouldn't like the new promotional plan.
误译:每个人都不会喜欢新的促销计划。
改译: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新的促销计划。
(二)单一否定中的部分句型
<译例4> 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误译:那是一条没有拐弯的长巷。
改译:无论多长的巷也有拐弯的地方(路必有弯,事必有变)。
<译例5> 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
误译:一个聪明人从不犯错误。
改译:无论怎样聪明的人也难免犯错误。
<译例6> We cannot estimate the value of marketing too much.
误译: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营销的价值。
改译:对营销的价值无论如何重视也不过分。
<译例7> It was not until years afterwards that he heard of Smith, the former CE().
误译:没过几年他就听到了前首席执行官史密斯的消息。
改译:直到数年之后他才听到前首席执行官史密斯的消息。
二、长句直译的误区
在较长的英语句子中,句子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很难按顺序用一个汉语句子表达出来,这时就要根据英文句子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意译。不能直译的长句主要有以下两种各有侧重的处理方法。
(一)逻辑关系和表达习惯
要根据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才能表达到位。
<译例8> The chances are that the investors in the new industry would see more returnthzin in those old ones very soon if they invest now.
译文:同老行业相比,投资者如果现在就投资新行业,会有更多的机会很快获利。
这个句子并不复杂,但不好译。这个句子有三层关系,比较、条件和结果,搞清楚这种逻辑关系后,翻译就比较方便。
<译例9> Standardizing operations for more deposits according to law Intensifying in-ternal control for still greater achievements
译文:依法合规经营增储蓄强化内部控制创佳绩
由于原文是银行提出的口号,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其单独使用的特殊性,并且还要符合汉语在这种语境下的表达习惯,用对偶的形式就比较合适。
(二)直译和意译
有些长句需要直译与意译结合,需要做综合处理,才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译例10> But a broader and more generous, certainly more philosophical, view is held by those economist-s who claim that the evidence of a financial crisis is incomplete and misleading, and that the world economy will develop well in the decade.
译文:有些经济学家的观点更开阔,更富有普遍性和哲理性。他们指出,有关金融危机的证据尚不完全,而且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世界经济在这十年中将进一步发展。
这个句子的主句部分可以意译,从句部分可直译。
<译例11> It was that population that gave to the west a name for getting up astonishing enterprises and rushing them through with a magnificent dash and daring and a reckIessness of cost or consequences, which she bears unto this day.
译文:那里的人们富于大无畏的开创精神,建立庞大的企业,敢冒风险,势如破竹,一千到底,不顾及成本,因此为西部赢得了声誉。
这个句子虽长,结构不复杂,如果全部直译,其译文将十分逊色,如果进行综合处理,译文则有声有色地传达了原文的神韵。
三、修辞句型中的直译误区
同汉语一样,英语写作中也大量运用修辞手段,其中有不少辞格类似于汉语的辞格表达方式,因此可以直译。但有一些英语辞格很难用直译方式表达清楚,即便是同一辞格,由于处于不同场合,有的能直译,有的则不能直译。
<译例12> He met his Waterloo in this case.
译文:在这个案例中,他吃了大败仗。
句中的“meet one's Waterloo”是成语典故,由拿破仑在Waterloo遇到惨败而来。
<译例13> I asked whether for him, CEO of the newly-established company, this wasnot 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
译文:我问道,作为这家新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这样做是否言行不一,口是心非。
句中的“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是成语典故,指表面上与宗教信仰一致,但心里却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即口是心非。“Rimmon”是大马士革人所崇拜的神。“House of Rimmon”借指英国的下院。如果直译,表达不出原文的含意。
<译例14> Thornier obstacles lie ahead. Poorer member countries in the union will re-quire more financial aid to bring them alongside their richer cousins.
译文:前方布满荆棘,联盟中的比较贫穷的成员国需要更多的经济资助,才能跟上那些富裕的伙伴。
上句中的“Thornier”用比较级表示多障碍的,又用“obstacles”加强语气,无法直译;而“couslns”在俚语中指“老朋友”,也不能直译为表兄妹。
<译例15> People were excited when the countdown to a single currency began.
译文:当统一货币指日可待时,人们很兴奋。
句中的“countdown”指“倒计数开始”,如果直译,会让人感觉别扭。
总而言之,一个词的具体意义要依其所处的场合、条件、意识和句型而定,不可捕风捉影。直译与意译各有所长、要用其所长。进行直译时要防止进入误区,在有误区的地方要采用意译,使直译与意译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