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层次分明
口译笔记应该做到简洁、层次分明、关键信息突出。在口译过程中,为了使翻译出的话语内容连贯、思路清楚,译员做口译笔记时应注意逻辑分析。这要求译员注意讲话人提出的问题、说明的理由与列举的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笔记下这些联系的关键要点。口译笔记的逻辑性可以为最后译语的输出提供极大的方便。在做其他的笔记时,大多数人都养成了从左至右的书写习惯,在口译中实际上更需要按照层次从上往下记录。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缩短译员的记忆链,另一方面,可以使译者方便地增补笔记中未能记全的信息。
2.记关键信息
在记口译笔记时,译员应将说话的内容按照译语的结构特点进行组织,他记下的是他自己打算说的话,而不是他耳朵里听到的话。这说明了口译笔记的一个关键原则:记录关键信息,也就是记录要点。译员应该记录发言的内容而不是其句法结构或词汇。另外,数字、地点、人名等细节是表达说话人观点的重要内容,应该记下来。由于口译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及时传达讲话人的意思,所以,要求译员在听懂原话的内容后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用另一种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目的是使译语更地道,不至于因带有明显的原语特征而显得生硬。这也要求译员必须记关键信息。
3.合理使用代号、符号、缩略语
在记笔记时候,多使用符号、代号、缩略语可以帮助译员节省时间。译员可以借鉴一些简单且常用的速记符号,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符号。笔记中使用符号是为译员本人服务的,因此,译员无需照搬别人的笔记模式,可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体系。
关于口译笔记的语言,有学者指出:“有经验的译员趋向于使用自己所要译出的语言进行笔记,因为这样可对自己作出强迫性的暗示,使自己在听辨到原语的同时立即搜觅译语,从而形成听辨、理解过程中的译语第一次加工。使用原语可以减少信息丢失的可能性,并且不需要转换,因此比较适合初学者。从记笔记的效率来看,更是如此。优秀的口译笔记是以内容要点、关键和重点词语等语义内容作为主导性信息路标的,同时,有经验的译员还会使用箭头等“路标”来标明原语思维的线路。
4.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大小适度的字体
口译有时候需要站着进行,因此,译员应选用开本窄、便于手握、可上下翻动的记事本。在做口译笔记时,记录本上的行幅宜窄,行间宜宽,两边多留空间,这样便于信息的增补和信息层次的辨读。此外,还应选用书写流畅的笔具。
笔记字体的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控制书写的脑神经系统的运作速度。若字体过大,则手的运动速度必然会因移动距离大而相应减慢;但如果字体太小,大脑则需花更多的注意力来控制书写动作,因而影响笔记速度,并且字太小,也不利于即席迅速辨认,因此,笔记字体大小应适度。此外,口译笔记应留有足够的空白处,因为口译笔记并不是对原语句法结构或词汇的简单记录,而是译员大脑对原语思路及内容追踪的提示标记。在句间留空白的方法可以更方便地勾画出图、线、方框、箭头,从而显示出原语层次。总之,应以凸显要点为总体原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