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译笔记教学中,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应首先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以便消除他们的疑惑。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问题。
1.开始记笔记后反而什么都记不得了
刚开始进行笔记训练时,初学者的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和司管书写的运动中枢还不能紧密协调地配合,注意力分配的方法存在问题;此外,语言水平有所欠缺也会影响初学者学习记笔记的信心。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他们的记录技巧有了较为/自动化0的特点后,他们就能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达到手、耳、眼配合协调的境界。
2.喜欢从左往右记
在做笔记时,由于习惯了写整句话,也习惯了从左往右写的方式,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从左往右写。教师一定要多提醒学生采用上下叠加并列的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缩短译员的记忆链,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显示层次和结构。
3.容易遗漏关键内容
由于其他各种类型的笔记都以详细为衡量标准,在记口译笔记时,学生也习惯将尽可能多的内容记下来,但由于时间有限,往往记录了很多与重现原文无关的词却遗漏了有用的信息。因此,教师在口译课上应将待译的内容重放一二次,提醒学生在第一遍的基础上添加和修改,并反复要求学生以训练记口译笔记的方法为目的和要点,从而使他们慢慢适应记关键信息的口译笔记方法。
4.不知道记什么
有时候,学生们会反映所有的待译内容都听懂了,但就是不知道记什么、怎么译?这种现象表明,学生们还只是听懂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单词罗列的意思,并没有理解句子的深层结构和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待译内容的归纳、综合,因为在口译笔记中无论原语是英语还是汉语,重要的是理解,有了准确的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记笔记,使记笔记成为口译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3];同时,教师应不断地给予学生信心,即使他们笔记做得不好也要鼓励他们。
5.笔记过于潦草
还有一种常见的问题:学生记笔记时,虽然记下了一些关键内容,但字迹十分潦草,层次也不清楚,所以当他们要复述或口译时,却发现看不懂自己的笔记,从而导致无法开口。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相对简单,那就是要求学生养成严谨的笔记习惯,并在平时多进行一些快速书写的训练。
口译笔记技能的训练是口译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所有口译教师都接受的观点,但是,口译笔记技能训练的教学应安排在哪个阶段进行,则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也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在口译教学初期不适宜进行笔记技能训练。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这一时期还无法运用恰当的原语理解方法,在听原语时,更多地关注字词等语言表层结构,还没有上升到对意义进行归纳的层次上。因此,一般需要对学生先进行三至五周的原语分析训练,然后进行口译笔记训练。口译笔记训练需要较长时间,并且需要口译课教师反复提醒和示范。
转载请注明出处。